音楽会之後
回憶或想象一下你聴完音樂會之後的感受:你或許會想到感動和震撼所帶來的滿足、放鬆、美好、幸褔等等正面的情感,這也是我在每次參加音樂會之前所期望得到的「情緒反饋」。但我愈發地感覚,不論是聴怎樣不同時期或風格的作品,在一整場音樂會閉幕後,我沒有一次覺得自己是「輕鬆」的;相反,我変得沉重、壓抑、緊張不安。格里格童話般的Lyric Pieces和里姆斯基的交响詩《天方夜譚》在我心裏掀起的是同樣的驚濤駭浪。
現場的音樂會是tangible(可觸碰的), in-your-face, overwhelming的,你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接受它。與在電子設備上聴音樂最大的不同便是,現場音樂(Live Music) 是一場身体性的活動,人們很大一部分的感受以及與聲音的交互(interaction)是physical的;而在gadgets上聴音樂,如果不是在用好的音響設備,把音量開到家長和鄰居都無法忍受的地歩的情況下,我們便很難把「聽音樂」和「身體性」関聫起來。
雖然我沒試過,不過想象一下躺在牀上拿一副苹果耳機用三格音量去聽Merzbow與站在一排比人高的Marshall面前,用震耳欲聾的音量去聽顯然是完然不同的活動。大音量給聲波所帶來的巨大能量,是讓音樂変得tangible的前提。我曾在睡覚前用耳機聽Stravinsky,不爲之所動,不是因爲聽不懂,而只是因爲「音量」不夠。這個解釋或許聽起來很荒謬,但它真的是我們最直觀感受音樂的條件。這裏的「音量」有兩層意思,第一是literal的,即響度/音強;第二是聲音在精神層面的響度,也是我們可以通過讀譜、瞭解其背景以及運用想象力等主觀能動性來amplify(増強)的,當然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。
如果還是沒有理解現場音樂的tangibility所在,可以這樣想象一下:絃樂是在空氣中流動的沙子,管樂是呼嘯的風,它們的聲波被瀰漫在整箇空間,讓你身体的每個細胞都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振動。
The state of being overwhelmed──那種被現場音樂所震撼的狀態──就不是放鬆的,這與人們對「聽音樂」本身及其目的,在認知層面的stereotype是恰恰相反的。音樂,無論現場與否,于我而言从來都不是放鬆的方式,而是譲我進入另一種心境、另一個次元的媒介。其次,這種狀態對我來說並非像想象的那般美好痛快,它更像是夢魇一般,縈繞着你的整個身体,使你欲哭無泪,笑不開顏,動彈不得。
另一個讓我感到無比沉重和壓抑的原因大概是芸術上的感動罷,Literally breathtaking。生理上可能是因爲忘了呼吸而缺氣導致的胸悶,心理上確實是因爲自己覺得無法承受這樣的美而感到脆弱和無助。不過我縂是奇怪這種感受爲什麼無法釋懷,爲何無法讓音樂與身體和解(reconcile)。我曾跟朋友半開玩笑的說,「雖然我沒飛過葉子,但我每次聽完一場兩小時的音樂會縂感覚像是『墜機』了;或像是一直努力在感受並配合自己的性伴侶,但始終卻沒有reached the climax。」是性伴侶不夠好嗎,自己的性經驗不足嗎,還是對於這種身体性的活動過於緊張呢?
好像突然有了軟肋,也突然有了铠甲。
這箇答案同樣也可以套用在音樂上。不過對我而言,軟肋或許更多一些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