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好東西》與現代漢語

我們當然有一萬箇理由推薦身邊的人去看這部電影。對我來說,單單是把「正能量」這箇髒東西放在負面的語境下來描寫,就足夠了。

比网絡用語和商務黑話的悪俗、思維簡化、表達含糊更爲嚴重也更致命的問題,只能是其背後的ideology,它所代表、擁護和影射的一切。「正能量」背後就代表着對任何美、蓻術和多樣文化的無視和敵意。這便是爲什麼我們要遠離「正能量」,才能做一個「正直、勇敢,有閱讀量」的人。

「好東西」「壊東西」「髒東西」⋯⋯這些是多麼不容易尋覓到還尚未「被汚染」的現代漢語語彙。鉄梅和小葉在天台上的那段敞開心扉的對話,譲人瞬間覚得恍惚,近乎是西文的思維方式(脫離了現代漢語思維)。「⋯⋯搞砸了」,你有多久沒使用或聴到這樣的表達了?

兩箇可以改善的表達:

  • 「小孩兒」
    • 我明白電影裏想表達或泛指的是「孩子」,王苿莉這個孩子,和千千萬等待啓蒙的孩子們。但我一直很反感這個稱呼,因爲在絕大多數使用的語境下,都用作貶義,且暗示着其背後權力結構的不平等。「小孩兒」意味着稱呼者的年齡、智力、認知、禮儀等各箇方面的優越感,以及某種程度上對另一方人格的侮辱。
  • 「好評」「差評」
    • 鉄梅在苿莉躲在衣帽間候場時鼓勵她不要因爲有「差評」就放棄嘗試。同樣,「好評」「差評」背後也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,尤其是在平台將評價和曝光度髙度聨系在一起的語境下(「差評」意味着績效和收入會受到影響)。而在電影中的語境下,完全不存在這種不對等的関係(對於鉄梅而言,其意義更貼近「語言暴力」)。「讚美」和「批評」是更中性的表達,施動者和受動者不存在任何權力上不對等的关係。


Date
November 24, 2024